高志丹局长在2023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召开全国体育局长会议,总结2023年工作,分析面临形势,部署2024年重点任务。会议的主题是: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抓好中央巡视整改,深化体育改革,推进体育高质量发展,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勇毅前行,为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下面,我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体育战线开展主题教育、总局党组接受中央机动巡视,系统排查整改体育工作突出问题,集中防范化解体育领域风险隐患,广泛凝聚改革共识,推动体育发展,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关键一年。

这一年,我们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前所未有:足球领域发生系统性、塌方式腐败,杜兆才、陈戌源等腐败分子对体育事业发展和足球改革造成严重损害,引发社会各界广泛诟病;体育改革推进缓慢,体育协会改革未立先破、乱象丛生;足球改革推进不力、停滞不前,“三大球”等集体球类项目成绩下滑、颓势明显;备战形势严峻紧迫;管党治党宽松软,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交织,反腐败形势严峻复杂。

这一年,我们面临的工作压力前所未有:总局作为第一批单位开展主题教育,作为二十届中央第一轮巡视单位接受中央机动巡视并落实中央巡视整改,同时推进中央审计整改,三项任务交叉叠加,工作统筹协调任务繁重;2023年7月至2024年2月,半年多时间里同步推进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广西学青会和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筹备、参赛工作,时间紧迫、连续作战;抓住仅剩的1年半备战时间,全力推动巴黎奥运会备战工作,抢时间、追进度,工作量倍增,瞄准米兰冬奥会,调整优化备战模式,工作难度加大,两个奥运会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三大球”振兴,对创新发展能力提出严峻挑战;妥善应对中国足协塌方式腐败造成的足球工作困局,带领全国足球界重整旗鼓、走好足球新的长征任重道远;行风行纪、赛风赛纪问题频发,重塑体育形象形势紧迫。

这一年,体育事业的发展机遇也前所未有:习亲自出席成都大运会和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多次对体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充分体现了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体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厚爱,是对体育战线的巨大鼓舞和有力鞭策。习的重要指示批示为我们指方向、明路径、教方法,为我们战胜一切困难、不断前进提供了最强依靠、最大底气!李强总理出席杭州亚运会闭幕式,多次作出批示,要求开展好体育各项工作。谌贻琴国务委员靠前指挥,亲力亲为,带领体育总局认真研究体育强国建设、“三大球”振兴、推进中央巡视整改等重大工作。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领导同志多次来体育总局调研和听取工作汇报,指导、督促体育领域反腐败和巡视整改工作。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为我们做好体育工作增添了信心、决心。总局党组带领全国体育系统认真落实党中央部署,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强化了干部队伍政治理论素养,整肃了思想作风,有力提升了干事创业精气神,“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蔚然成风。中央对总局党组开展机动巡视,为总局把脉会诊、指出问题根源症结,为深入整改体育系统沉疴顽疾提供了宝贵机遇。2023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经济工作,对推动体育休闲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提出明确要求,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上,习发表重要讲话,把体育赛事作为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增长点,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的政策基础不断巩固夯实。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广西学青会“三运”齐办,充分展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果,展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拉动举办城市和周边地区体育休闲消费再创新高。疫情防控转段后,全国各地群众性体育赛事竞相开展,人民群众健身热情空前高涨,为体育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各省(区、市)体育部门主动担当作为,围绕建设体育强省、体育强市积极改革创新,为体育强国建设厚植了实践基础,凝聚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一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体育战线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顶住压力、克服困难,逐步扭转不利局面,推动体育工作向好发展,体育事业发展迈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成就。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领导和政治建设得到有力加强

一年来,全国体育战线坚持把全面贯彻落实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政治,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主动将体育事业发展纳入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大局,找准新阶段体育发展新坐标,坚持以体育强国建设为中心任务,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以深化改革为手段,推进体育事业全面发展。在实践中正确认识、妥善处理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六个重大关系,深入学习领会习关于体育“四个重要”功能的重要论述,不断调整优化群众体育、竞技体育、青少年体育全面发展的工作格局,把坚持党对体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体现、落实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实践创新、发展布局调整的具体行动上。

我们把加强政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把学习贯彻落实习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作为“第一议题”,制定贯彻落实工作制度,形成传达学习、协调办理、督促指导、报告反馈、跟踪问效工作闭环,有力提升贯彻落实质效。

我们扎实开展主题教育,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全国体育战线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队开展“学思想、强担当、立新功”活动,统筹抓好干部队伍教育整顿、思想道德和作风建设专项治理、全国足球和篮球领域教育整顿,积极推进问题整改。中央主题教育第27指导组对总局主题教育成效给予充分肯定,指出总局坚持强化组织领导,确保了主题教育有力有序有效。

我们全力支持配合中央机动巡视,深入推进体育领域反腐败斗争,修复净化体育政治生态。认真学习贯彻习关于巡视工作特别是针对体育工作提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抓住中央巡视整改黄金期,立台账、建机制、压责任,立行立改,推动巡视整改取得初步成效。坚决拥护党中央决定,全力配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严肃查处原党组成员、副局长杜兆才严重违纪违法问题,支持配合纪检监察机关查处倪会忠、于洪臣、陈戌源、刘爱杰、胡光宇和足球领域系列腐败案件,严厉惩处“靠体吃体”腐败行为。全面加强从严治党,强化严的氛围,释放有腐必反、失责必问的强烈信号,体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和行风建设向纵深推进。

(二)强化顶层设计,加强行业治理,为推动体育强国建设和深化体育改革打牢基础

一年来,我们加强对体育强国建设的组织领导,开展顶层设计研究。围绕体育强国建设进行调研,在体育系统征集体育强国建设典型案例,开展体育强国指标体系研究。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推动〈体育强国建设纲要〉贯彻落实的意见》,制定《体育强国建设人才规划(2023—2035年)》。北京市发挥“双奥之城”优势,推动体育强市建设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天津市提出建设“运动之都”“排球之城”体育强市目标。河北省制定实施《体育强省建设行动方案》。四川省以举办成都大运会为契机带动体育强省建设迈出新步伐。内蒙古自治区抓住筹办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有利时机,加快推进体育强省各项任务落实。

我们认真贯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系统谋划体育改革工作。设立有关改革专班,制定《深化体育总局体制机制改革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改革制度文件,为推进各领域改革提供政策支撑。上海市先行先试,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取得实质突破。浙江省推进体育大脑2.0建设,改革创新迈出了新步伐。西藏自治区扎实推动体育协会组织改革取得良好成效。

我们牢记“三大球”振兴嘱托,认真落实国务院推进足球改革发展工作专班机制职责任务,制定《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重点任务分工,完成中国足球协会换届,推动足球改革重回正轨。开展全国足球、篮球领域教育整顿,组织全国大调研,深入研究足球、篮球改革问题。深化排球联赛改革,筹划全国排球调研和排球工作会议,厘清“三大球”发展思路,推动“三大球”振兴迈出新步伐。我们牢固树立久久为功的理念,坚持从基层、基础抓起,狠抓“三大球”后备力量建设,实施西部地区体教融合足球青训体系建设试点,全力支持四川凉山、贵州毕节、陕西志丹、新疆伊犁和喀什等地建设体教融合足球青训体系,积极统筹协调建立东、中部与西部的足球发展帮扶机制,纳入各地援疆、乡村振兴帮扶及援助革命老区建设等项目。鼓励各地加强协作,有机结合京津冀、江浙沪、大湾区、川渝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启动建立区域间的主客场制青少年联赛,推动把赛事办在校园内、社区里和青少年身边,带活校园和社会体育氛围。2023年,排球项目举办全国中学生排球区域联赛,共有5个区域13个省市的226支队伍参赛;篮球项目举办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篮球联赛,取得良好的效果。辽宁、吉林、陕西和新疆等省(区)创新驱动“三大球”普及发展,不断探索总结出新经验。

我们认真履行行业治理责任,开展行风行纪和赛风赛纪问题整治,对CBA消极比赛等问题严肃调查处理。针对CBA赛场冲突不断、马拉松比赛乱象频出等问题,制定出台严管举措,压实相关协会管理责任,重塑体育行业良好形象和清风正气。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责任,开展体育领域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以马拉松和冰雪运动安全管理为切入点,以赛事活动安全为重点,健全赛事活动责任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制定《体育行业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3版)》。针对体育场馆设施安全,探索健全体育、住建、消防等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协调发展,群众体育、竞技体育、青少年体育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开展群众体育赛事活动,推动群众体育迸发新活力。统筹利用各类专项资金投入群众身边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群众健身条件。与住建部共同开展“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活动,为老旧小区改造提供简捷、便民的乒乓球台和体育设施。截至11月底,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6496个老旧小区、2926个城市公园参与活动,累计新增各类健身设施54544个,其中乒乓球台9801张。体育总局向地方转移支付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5941万元,平均每省(区、市)200万元。截至11月底,全国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投入各类资金合计14.6亿元,真正做到以“小切口”改善“大民生”。全力筹办好十四冬、十五运群众赛事活动。不断巩固、扩大“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开展群众性冰雪活动。组织开展2023年全民健身线上运动会。全国各地“马拉松”赛事在疫情后纷纷重启,燃动大江南北,助力城市恢复活力。贵州省“村超”“村BA”,海南省“村VA”火爆出圈,掀起全民健身热潮。甘肃省推动建设丝绸之路健身长廊,安徽省实施体育暖民心行动,山西、宁夏等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加快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有力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我们扎实推进奥运争光工作,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圆满完成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等重大赛事参赛任务,实现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杭州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勇夺201枚金牌,成都大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103枚金牌,均创历史最好参赛成绩。积极推进巴黎奥运会备战工作,不断提高竞技水平,目前已获得142个项目巴黎参赛资格,奥运项目全年参加世界大赛取得35枚金牌,部分项目有新进步、新突破。扎实做好米兰冬奥会备战工作。坚决推进反斗争,制定“八个干净”指导意见和“十严要求”,推动全面建设“干净的国家队反生态体系”。加强国家队党支部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国家队管理水平、强化刻苦训练意志作风。上海市推进训科医一体化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不断提高竞技体育发展综合实力。江苏省大力推进开放竞争办队,完善多元化办队政策举措。浙江省完善省队教练员联系基层体校制度,遴选培养重点体育后备人才。山东省强化体能训练和科技助力,全力拓展打造新的金牌增长点。广东省创新完善以七大中心为主体,以省市共建、政社合作、购买服务为补充的备战体系,不断提高备战质效。各省(区、市)不断夯实竞技体育发展基础,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有新的提升。

我们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部署,优先布局发展青少年体育工作,不断推进体教融合。召开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会议,学习贯彻习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指示精神,部署推进青少年体育广泛开展。成功举办第一届广西学青会和第二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开展43866场“奔跑吧·少年”主题健身活动,参与青少年6329万人次。引导规范校外体育培训机构发展,助力“双减”政策落地。动员895名志愿者,赴山西、内蒙古等8个省(区)53个县(区)374所中小学校开展体育支教服务,覆盖50万名中小学生。体育总局出资、组织六所体育院校为山西、江西、贵州等对口支援县开展基层体育教师三年轮训培养,2023年已完成第一批324名基层体育教师轮训工作。湖北、广西、重庆、陕西等省(区、市)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体育赛事,推动青少年体育快速发展。

(四)发掘体育多元价值,统筹推进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体育法治建设、体育外事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年来,我们深入贯彻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主动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恢复和扩大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快速发展。制定《关于恢复和扩大体育消费的工作方案》等多个政策性文件,提出一系列有力举措,不断完善体育产业发展政策体系。会同文旅部新认定7个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13个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命名23个国家体育产业基地,推出24条国庆、春节假期体育旅游精品线路,举办首届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大会。结合杭州亚运会、广西学青会,会同文旅部开展“跟着赛事去旅行”系列活动,以赛事活动为契机,促进文体旅融合发展。根据最新统计,2022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33008亿元,实现增加值13092亿元,比2021年分别增长5.9%、6.9%。各省也大力推动体育产业发展,重庆市充分发挥场馆资源优势大力促进体育消费。青海省以环湖赛带动青海绿色生态体育高质量发展。河南、云南等省深入推动体育消费提质扩容,营造体育产业发展良好环境。

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加强体育宣传工作,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组织开展“中华体育精神颂”系列活动,贯穿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全程,全国巡展首站在清华大学启动,取得良好社会反响。江西省召开红色体育文化发展座谈会,湖南省开展“体育湘军”精神宣讲,福建省在漳州市建造中国女排精神展示馆、举办弘扬女排精神座谈会,体育文化传播呈现新气象。

我们深入贯彻实施新修订的《体育法》,研究出台《体育总局关于推进体育法律规范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发布高危险性体育赛事活动管理通知及活动目录,开展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活动行政执法监督检查。持续推进总局权责清单编制,制定《体育仲裁规则》,组织编写《体育仲裁规则释义》,持续推进体育法治建设。

我们积极加强国际体育交流合作,利用杭州亚运会、成都大运会广泛开展体育对外交往活动,服务国家外交大局,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以中俄体育交流年为契机,举办第九届中俄夏季青少年运动会。发挥体育独特优势,深化对美体育交流与合作。巩固与亚非拉体育界的深厚友谊。加强与港澳体育界沟通交流,协调推进十五运筹办重点工作。黑龙江省积极谋划推进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冰雪体育示范区建设,福建省深化闽台体育交流交往,云南省推动与南亚东南亚体育对外交流与合作,有力服务了国家外交大局。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有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坚决贯彻落实习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全国体育战线团结一心、拼搏奋斗,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实现不了的目标。我们要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锚定体育强国目标,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优势,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业中展现体育新的作为和贡献!

党的二十大开启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我国整体社会环境处于改革不断深化、创新驱动日益凸显、高质量发展更趋迫切的新时期,党中央部署实施了一系列经济社会改革和重大战略举措,为在新时代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提供了新的环境条件。体育发展要坚决贯彻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要求,更好地服务新发展阶段国家战略大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体育战线要坚持把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作为中心任务,把深化体育改革作为重要手段,以推进体育高质量发展服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体育工作还存在诸多差距、短板和弱项,要完成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的目标,还面临巨大挑战。

一是对标体育强国建设目标,目前体育工作还存在很大差距。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时间更加紧迫,发展节奏亟待提速,发展计划急需重新调整。如何更好地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如何做好体育事业的结构布局和发展规划,如何构建体育强国、体育强省、体育强市(县)协同联动、整体发力的发展格局,是摆在我们面前最紧迫的任务。面对体育强国建设的紧迫形势,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顶层设计还显滞后,总体目标体系、阶段性推进计划、具体建设举措和保障措施还不够清晰,总局与地方协同联动还不够顺畅,发挥体育行业整体合力还不够高效。

二是推进体育高质量发展缺乏有力支撑。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面对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体育工作存在诸多的不适应。体育事业内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全民健身发展基础不牢,根基作用发挥不明显。竞技体育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已发生重大变革,受经济社会发展、体育系统改革发展、国际体育形势发展变化带来的影响,我国在竞技体育发展初期阶段依赖的政策、投资和环境红利的作用不断减弱。与此同时,发展模式创新不足,惯性思维、路径依赖问题根深蒂固,项目结构不均衡,优势项目扩展乏力,潜优势项目迭代升级不足,落后项目长期徘徊不前等问题日益突出。奥运项目与非奥运项目、夏季项目与冬季项目、集体球类项目与基础项目的结构和发展效益协同度不高,特别是男子“三大球”等项目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拉大。体育产业发展劲头虽然强劲,但规模效益仍有不足,满足人民群众体育消费的产品供给仍有短缺。体育科技发展滞后,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智能化体育训练设施装备,先进医疗康复技术设施等在体育领域应用普遍不足,推动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还远未形成。更为突出的是发展理念的落后。高质量发展还未在体育领域扎根树牢,围绕“奥运周期”“全运周期”谋划工作的思维模式主导体育工作的状况还未彻底转变,缺乏长远规划、追求短期目标在体育行业较为普遍。

三是体育行业治理能力面临严峻挑战。深化体育改革缺乏实质性突破。改革顶层设计谋划不足,各领域改革缺乏系统性、协同性,改革未立先破导致管理体制不畅、协会运行管理失序。“三大球”振兴任重道远,体制机制改革亟待深化。行风行纪、赛风赛纪问题久病难医,打骂裁判、队员互殴、打砸赛场等问题频频发生,甚至一些群众自发性体育赛事也接连发生球场暴力问题,严重影响体育形象。统筹体育发展与安全的能力亟待提升。“5·22”甘肃白银事件教训深刻。马拉松、登山、游泳、滑雪等体育赛事活动中群众伤亡事故时有发生。2023年又连续发生体育场馆设施坍塌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理念还未成为行业共识,加强安全监管的意识、能力、措施等都还有明显欠缺。

四是体育领域党的建设短板明显。“重业务、轻党建”问题在体育行业普遍存在。体育领域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及时跟上经济社会发展和思想观念变化,在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新时代女排精神方面没有积厚成势,对体育队伍的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个人品德教育等没有全面抓、系统抓、持久抓。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中央重拳整治“”问题,但体育领域公款吃喝、相互吃请、收受礼品礼金等问题屡禁不止,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上述种种问题,与中国式现代化要求不相适应,与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使命任务难以匹配,已成为阻碍体育改革、实现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拦路虎”“绊脚石”。对此,全行业务必保持清醒,坚持问题导向,举全行业之力坚决整改。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现在所面临的问题都是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烦恼,体育事业发展势头强劲,发展形势总体向好。从国家层面来看,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体育工作高度重视,对体育事业发展决策部署英明正确,为我们实现体育强国建设目标提供了最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关心体育、热爱体育、支持体育,全民健身蓬勃兴起、方兴未艾,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最可信任、最可依赖的坚强后盾;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社会环境安定团结,体育事业发展环境条件更加有利;科教兴国战略、全民健身战略深入实施,体教融合不断推进,深化体育改革获得有力的政策支撑。从体育自身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体育事业繁荣发展,各地方、各领域改革实践不断推进,为后续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体育行业对改革的期盼日趋强烈,改革的共识不断凝聚,为进一步深化体育改革作了充分的思想发动;党中央在全党部署开展主题教育,体育战线广大党员干部思想作风普遍得到历练,精神面貌有了显著转变;中央对总局开展机动巡视,总局党员干部经历了党性洗礼、思想洗礼,看清了问题、找到了短板,受到了警醒,激发了整改的动力,焕发了创业的活力;特别是各级体育部门、各类体育组织与总局同心同行、同向发力,体育行业合力日益巩固增强。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面对新时代新形势,体育战线要团结起来,坚定信心,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把有利形势转化为深化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显著优势,不断开拓体育强国建设新的实践。

三、以中央巡视整改为契机,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扎实做好2024年体育工作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全力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做好2024年的体育工作意义重大。体育战线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以旗帜为引领,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习关于体育的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目标为导向,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以问题为导向,统筹做好巡视整改、巴黎备战参赛、行业治理等重点工作;以改革为手段,坚决破除体育领域陈旧观念的藩篱和体制机制的弊端;以制度为抓手,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体育制度,不断健全体育各领域制度标准规范;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准确把握新时代新征程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定位、新要求、新任务,积极发挥体育在与教育、文化、旅游、卫生、康养等融合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主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勇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不断谱写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推动体育强国建设的新篇章。

一是以刮骨疗毒、脱胎换骨精神抓好中央巡视整改。要坚决贯彻落实习关于巡视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认识中央巡视发现问题的严重性和巡视整改工作的严肃性,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全力抓好中央巡视整改这一重大政治任务。抓住集中整改“黄金期”,针对巡视指出的问题,进一步强化整改措施。推动建章立制,形成长效机制。注重以巡视整改促发展、促改革,以巡视整改务实成效引领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打好基础、重在实践,举全国之力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体育强国建设要理念先行,以思想之变引领发展之变。体育战线要主动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深入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准确完整贯彻新发展理念,理解领会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核心要义,强化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思想引领。推进体育强国建设重点在总局。总局将围绕《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制定目标体系和评价体系,按周期分阶段层层分解任务,要落实到体育各个领域、具体部门,切实加强政策引领,统筹全国力量,共同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实践。体育强国建设基点在省市。根深才能叶茂,省强才能国盛。各级体育部门要切实担负起体育强国建设历史重任,成为体育强国建设的主力军,结合自身实际,大胆闯,大胆试,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创新举措。体育强国建设支撑靠科技。要全面落实《科技强体行动计划(2024—2028)》,大力支持高水平体育科技研发与应用,优先布局发展数字体育实验室、示范区,开辟体育创新发展新赛道。推动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新科技与体育运动多域互嵌和深度融合,发挥支撑体育创新发展的技术优势。体育强国建设关键在人才。要抓好《体育强国建设人才规划(2023—2035年)》贯彻落实。发挥体育院校高端体育人才孵化基地、输送基站作用,持续加大一流体育大学和一流体育学科建设,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和高新技术研发,培养体育发展急需高精尖人才。

三是把推进体育高质量发展作为第一任务。要深入学习贯彻习关于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重要论述精神,深入学习领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要求,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决走出体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结构性困境,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构建群众体育、竞技体育、青少年体育全面发展新格局。着力提高体育行业治理现代化水平。加大体育行风行纪、赛风赛纪整治力度,加强与地方体育部门协调联动,持续打击体育领域“假赌黑”问题。把提高统筹体育发展和安全能力作为体育行业重点任务,加强各类体育赛事活动监管,持续完善各类体育赛事活动标准。树立大安全观,统筹做好各类风险防范工作,筑牢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安全屏障。

四是坚持深化体育改革,以改革赋能体育高质量发展。坚持深化改革方向不动摇,不断提高推进改革能力和水平,借鉴其他领域改革经验,坚持先立后破,稳妥推进,加强改革顶层设计,注重各领域改革的系统性和协同性。统筹抓好体育行政部门、体育事业单位、体育社会组织改革,构建职能明确、管理顺畅、协同高效的体育管理体制机制。总局改革要提质增速。坚决贯彻落实习关于足球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探索“三大球”发展中国模式,把足球改革重心归正到落实《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上,确保足球改革沿着正确轨道向纵深推进。加快推进竞技体育领域改革,创建新型制,坚持“开门办体育”,积极引入市场、社会组织、院校、企业参与竞技体育发展,继续深化创新总局与地方、院校、协会、企业共建国家队模式,提升各省(区、市)体育部门在奥运争光任务中的参与度、责任感和荣誉感,推动足球、篮球职业联赛体系改造升级,打破“管、办”不分体制,引入专业化、现代化管理模式,打造品牌经典赛事。

(二)立足新时代、激发新动能,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青少年体育全面发展

一是做大增量、提升质量,持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要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推进共同富裕、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富民兴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和优势,加强政策引导,加快实践推动。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行动,重点支持建设贴近社区、方便可达、价格适宜的群众健身场地设施,打造“家门口的健身圈”。积极实施“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活动,大力推进体育公园建设。加大“三大球”、冰雪项目的普及推广。大力开展“奋进新征程运动促健康”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启动第一届全国全民健身大赛。加强全民健身指导,发展和壮大基层体育社会组织,打通全民健身“最后一公里”。

二是抢抓时间、提升质效,高质量完成巴黎奥运会备战任务和各项竞技体育赛事的组织工作。紧盯争创最好成绩的目标,提高备战管理水平,科学制定倒计时训练参赛计划。强化体能训练成效,坚持“三从一大”,不断提高训练水平和效果。严格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择优原则,做好奥运会组队工作。总局将举全国之力,与各省(区、市)体育局一道,调动各方面资源,做好备战服务保障和参赛人员思想教育工作。落实好教育、检查、防范等各项制度,坚决做到问题“零容忍”“零出现”。

认真落实“绿色、共享、开放、廉洁”办奥理念和“简约、安全、精彩”办赛要求,精益求精、稳慎有序做好十四冬举办和十五运、亚冬会筹办等工作,指导配合各地做好各单项国际国内重大赛事组织和办赛工作。

三是重在普及、强在教育,深化体教融合激发青少年体育发展动力和活力。坚持以发挥体育教育功能为本,以提升青少年健康素质和体育素养为重点,不断深化体教融合,吸引更多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引导青少年养成科学、健康的体育理念,培养“终身运动者”。2024年,要加快推进《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政策研制。持续做好“奔跑吧·少年”主题健身活动,推进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工作,进一步推广完善体育支教志愿服务。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推动传统体校转型发展。加强青少年足球工作,办好第三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广泛开展“体校杯”“中国城市少儿足球联赛”等赛事活动。推动西部地区体教融合足球青训体系建设落地落实。

(三)服务国家大局,发挥体育优势,推动体育产业、文化、法治、外事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是坚持扩大消费,持续推动体育产业快速发展。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抢抓发展机遇,推动体育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会同有关部门研制推动体育用品装备转型升级、体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持续打造全国性的体育消费品牌活动,办好2024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大会,进一步提升“跟着赛事去旅行”“户外运动活力山水”等系列活动的知名度,开展第二批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评定,组织多主题的体育消费促进活动,创新打造体育消费场景,持续扩大体育消费规模。研制发布《体育标准体系建设纲要》,完善体育标准化信息平台系统,加快标准编制,2024年发布不少于20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重点支持赛事活动、户外运动、公共服务等标准的制定。提升标准实施应用效果,不断提高体育标准化工作水平。

二是坚持弘扬体育文化,大力繁荣发展体育文化事业。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文化思想。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新时代女排精神和北京冬奥精神,做好“中华体育精神颂”宣传推介,组织好“体育力量中国精神”体育文化展全国巡展。加强运动项目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优秀运动队和明星运动员示范引领作用。做好巴黎奥运会等大型赛事新闻宣传和媒体服务。加强舆论引导和舆情应对,坚决“饭圈”文化对体育界和优秀运动队的侵蚀破坏。

三是坚持依法治体,持续推进体育法治建设。加强体育法律规范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全民健身条例》《反条例》修订;积极推动《关于审理妨害管理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许可管理办法》等修订工作;继续做好《体育法》实施后体育领域法规政策文件的立改废释,加强对体育仲裁受案范围的细化研究,出版《体育仲裁规则释义》,推动体育仲裁充分发挥争端解决效能。

四是坚持服务大局,稳妥做好体育对外交往工作。密切关注百年变局等对体育带来的冲击,妥善处理体育事务政治化等复杂敏感问题;积极配合中央港澳台工作大局,坚定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以哈尔滨亚冬会和成都世运会为重点,统筹做好在华举办的国际赛事筹备工作。

一是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体育事业是党的事业,各级体育部门首先是政治机关,要旗帜鲜明讲政治,自觉加强政治建设。要把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习关于体育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时时事事对标对表。要严格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决防止,务求工作取得实效。要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坚持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要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坚决做到对党绝对忠诚。始终树牢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意识,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坚持强基固本,夯实基层基础。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以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重点,持续推动体育行业基层党组织建设,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要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要发扬“支部建在运动队上”的优良传统,把运动队党支部建强,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育人和业务建设中的作用。要切实加强各级各类体育协会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政治监督、政治引领作用,确保协会在党的领导下良性发展。

三是发扬斗争精神,强化正风肃纪反腐。深入推进体育领域反腐败斗争,坚决遏制增量,有效清除存量,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紧盯体育领域“”问题新情况新动向,推进纪律建设、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常态化开展以案为鉴警示教育。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决肃清体育行业不良风气,营造风清气正的体育政治生态。

同志们,体育强国建设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绝非一蹴而就、一朝一夕之功,必须一茬接着一茬干,一锤接着一锤敲。习在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对抓落实工作作出“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的重要指示,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当好体育领域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和习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完整准确全面学习领会,统筹把握时度效,坚决纠治、官僚主义,敢作善为、挺膺担当,为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不断努力奋斗。

道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更加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锚定目标、久久为功,团结奋斗、砥砺前行,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贡献!

国家体育总局通讯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2号邮政编码:100763联系电线网站联系电线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